您当前所处位置: 米胖旅游网 > 上海旅游 > 上海旅游攻略 > 古城韵味--上海朱家角古镇

古城韵味--上海朱家角古镇

http://www.mipang.com时间:2011-03-17  来源:米胖旅游网  点击:4627

苍苍九峰北麓,茫茫淀山湖之滨,有块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,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。有人把她比作上海威尼斯,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,现在这颗璀璨明珠又在“金色玉带”——318国道的依托下,放射出更精明的光华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,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年夜文假名镇之一。

朱家角地处江、浙、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,地舆位置十分优胜,东靠虹桥国际机场,北连昆山,南接嘉兴,西通平望,淀山湖下流、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。镇内河港纵横,九条长街沿河而伸,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,36座石桥古风犹存,胜景事业触目皆是。在玩腻了一个个类似价高的人造景不美观后,人们莫不惊奇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留得如斯无缺的原汁原味、真山真水的自然景不美观,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亡故然,崇尚野趣的享受。无怪乎一位同济年夜学的名教授在考查朱家角后,不觉赞叹:“朱家角有这么丰硕的文化遗产,不仅是上海一宝,也是国家的瑰宝”。台湾闻名已故作家三毛,到此曾为“小桥流水、人家”的名目而沉沦,为清淳清幽,处处可画、不时有诗的风情而沉醉。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考察了古镇朱家角后,不禁欣然命笔,写下了“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”几个年夜字。

“小桥流水自然景,原汁原味明清街”,这里的自然外景不禁被良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,而接毗延续,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韵,一次次地搬上银幕、电视,有时会呈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,朱家角一时成了国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,被人誉为“沪郊的好莱坞”。

名镇朱家角历史渊源流长,1958年年夜炼钢铁时,镇酬报了找铁,曾事业般地把镇北年夜淀湖车干,在湖底,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年夜量新石器时代遗物,被证实是马家浜文化,崧泽文化、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遗存。1959年,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年夜量石刀、石犁、石纺轮、印纹陶片等,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,足以证实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平易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、繁衍了。

1930年,镇上出书的《骊珠报》上刊载过一段“镇东祥凝浜挖掘出东吴年夜将军甘宁之墓”一事,更能证实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,朱家角就已形成村子集市了。据史料记实,朱家角在宋、元时已形成集市,名朱家村。镇上的圆津禅院、慈门寺等古寺名刹均建于元代至正年间,可想而知,古镇那时已人丁集居,初具规模。因为贯串全镇的漕港河水运便利,遂商业日盛,炊火千家。至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,名珠街阁,又称珠溪。清嘉庆年间编纂的《珠里小志》,把珠里定为镇名,俗称角里。宋如林在《珠里小志》序中,曾有这样描述:“今珠里为青溪一隅,炊火千家,北接昆山,南连谷水,其街衢绵亘,商贩交通,水木清华,文儒辈出……过是里者,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,而比户弦歌不辍也,虽与高阳里,冠盖里媲美可也”。从中可领略到200年前朱家角之繁荣及人情风貌。

朱家角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情形及便捷的水路交通,商贾云集,往来一直,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,号称“衣被全国”,成为江南巨镇,时有诗曰:“鱼米庄行闹六时,南桥人避小巡司,两泾(朱泾枫泾)不及珠街阁,看尽图经总未知”。明末清初,朱家角米业突起,带动了百业畅旺,时“长街三里,店肆千家”,老店名店林立,南北**,各业齐全,乡脚普遍江浙两省百里之外,遂又有“三泾(朱泾、枫泾、泅泾)不如一角(朱家角)”之说。

平易近国时代,米业鼎盛,所产青角薄稻,在上海米市独有鳌头,远销京城海外,每逢稻谷登场,最岑岭达二、三万石(1500—2250吨),日收油菜籽600吨,所产“朱家角菜油”行销百里以外,远近闻名,还有工业、手工业、钱庄典当、金融业、碾米厂、发电厂,均开全县之首,起步早,成长快,时北年夜街、年夜新街,沿街两侧,巨细商号,鳞次栉比,全镇坐商有千户之多,夜市闹如白昼。逢年过节,更有外埠商贩前来赶集,酒肆茶室几乎日夜营业,年夜商小贩走街串巷,点心小吃今夜达旦,那时粜稻谷的农船,成千上百涌来,漕港河为之梗阻。

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,在一山一湖。真山真水闪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,山名叫淀山,山虽不高,名气极年夜,为浙西天目余脉,此山为始,如爬山望湖,有“淀峰晚照”一景可赏。

湖,即自然淡水淀山湖,面积达62平方公里,湖东区年夜部门在朱家角境区,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年夜,乘艇游湖,茫茫水天一色,湖区芦苇轻摇,惊起野鸭水鸟,顿觉远离尘嚣,心旷神怡。名镇朱家角更迷人、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不美观,是一桥、一街、一寺、一庙、一厅、一馆、二园、三湾、二十六弄。若是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美丽、似小家碧玉,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焰磅礴、巨匠闺秀的风度。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平方公里,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,家年夜,自然游玩的处所就多,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,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年夜街,两岸遍布蜿蜒盘曲的冷巷,花岗岩石的街面,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。

一桥,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,也是江南地域最年夜的五孔年夜石桥,气焰磅礴。站在桥顶,看七月廿七摇快船,是再好莫属,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,论修建和工艺,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,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对比的。三步之遥的“凹凸桥”,“微缩景不美观”的课植桥,“咭咯”作响的戚家桥,“纪念国耻”永丰桥……。

一街,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年夜街,久经沧桑,还保留得如斯原汁原味,那“一线天”怪异修建,令人啧啧称奇。有“长街三里,店肆千家”之称的北年夜街,老式店招林立,年夜红灯笼高挂,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,是江南其他古镇所瞠乎厥后的。

一寺,是报国寺,为上海玉梵刹下院,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、新加坡赠予的第一尊白玉不美观音及千年古银杏,称为报国寺“三宝”。

一庙,是城隍庙,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,青瓦黄墙,飞龙翘角,吉利葫芦,花格落地长窗,呈现古意盎然、卷烟袅绕、肃穆绚丽的气象。其中“斗拱戏台”、“木刻横梁”及“中堂画轴”(现已废)被称为城隍庙“三宝”,十分罕有。

一厅,是席氏厅堂,集江南朱门豪富人家建筑之年夜成,出格“墙门砖雕”堪称一绝,其图案美妙,雕花之邃密,技法之高尚尊贵,让人叹为不美观止。一馆,即是“王昶纪念馆”,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、刑部右侍郎,称为“吴中七子”的王昶的腊人腊像、诗书画、碑刻、织布机、老式床等近百件什物展品,内容丰硕,史料翔实,晶位极高。

二园,是课植园和珠溪园,一个古老,一个现代;一个复杂,一个精巧,相映成趣。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,占地96亩,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,乃寓“一边课读,一边耕植”以应园名,园内建有书城,又辟有稻喷香村,园中亭台楼阁,廊坊桥树,厅堂房轩,一应俱全,各类建筑及糊口用房200余间,结构错落有致,疏密得体,构想精巧,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有。而珠溪园,则建于1956年,占地70余亩,小巧玲珑,景色美妙,安插成春、秋、冬三园,各具特色,还辟有儿童乐园、餐厅、茶馆、商铺,为歇息、进食、购物、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。

三湾,即:三阳湾、轿子湾、弥陀湾。人行街上,前后摆布都是房,觉得到了路绝顶,直角拐弯,一街市道在面前,令人发生别有洞天的奇奥感受,这种在老街上呈现怪异拐弯的景不美观,是其他古镇可贵一见的,非朱家角不能见到。

二十六弄,现实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,每街每路都有弄,路通街,街通弄,弄通弄,形成收集式棋盘名目,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、古、奇、深,名闻遐迩,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对比的。穿弄走巷,如出神魂阵,趣味无限,寻古探幽,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,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近年,“古弄旅游”越来越受到外埠人和老外们的青睐,是一项颇有价值,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童贞地。

名镇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皆知的“三多”,就是名人多,明清建筑多,河埠、缆石、茶馆多。

首先名人多,主若是朱家角情形清幽,天色宜人,是念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,历来文儒荟萃,人才辈出,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,举人40多人。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、太医陈莲舫、小说家陆土谔、报业巨子席子佩、画僧语石等。

其次,深宅年夜院明清建筑多。历史上良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,全镇古宅建筑有四、五百处之多,风火墙、石库门、墙门人家各处可见。“三泖渔庄”、“王昶故宅”、“福履绥祉”,还有席氏厅堂、陆氏世家、陈莲舫故宅、仲家厅堂等数十处,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,飞檐翘角,黛瓦粉墙,明清气概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。

三是河埠、缆石、茶馆多。朱家角是水的家乡,水多桥多,河埠多,紧挨在一路的缆船石,也不行胜数,那造型各异的水桥,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,布满全镇的年夜河冷巷,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不美观,细细赏识不雅察看,不觉令人乐趣盎然,耐人寻味,简直是历史、文物、建筑、风情、艺术等内容组成的综合体。有凸出石驳岸的“两面河滩”,有凹进石驳岸的“单面河滩”,更有“人畴前门进,河滩从屋后出”的“隐身河埠”。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,趣味无限,有的雕成牛角,有的凿成宝剑,有的刻成怪兽,脸孔狰狞,有的琢成如意,呈现吉利、古朴的美,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镂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味。古镇茶馆,年夜多集中在放生桥、北年夜街一带,不下十几爿之多,有豪华型新辟的“放生桥茶室”,康年月久远古老的“俱乐部茶室”,更有古色古喷香的“淼趣楼”,也有排门板门面、几张桌子几条长凳,简略单纯廉价的农家茶馆,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“茶馆开到游船”上的“游船茶馆”,分为两层,舱内顶上,均可入座茶客,茶船上还备有电视、扑克、象棋、干湿点心,在茶船上品喷香茗、望廊桥、看水景、听流水,煞是优哉悠哉,不亦乐乎。

名镇朱家角水之美、桥之古、街之奇、园之精,不临其境,难言其妙,不踏石板老街,不探深巷幽弄,不走拱型石桥,不乘咿呀小舟,又若何浮现“船在水上行,人在画中游”的感受?!

古镇朱家角,桥多、弄多、角多,显露出无限的水乡文化气息。朱家角因水而秀,因水而盛,数百年培育了无数铁汉,今天,朱家角人又不竭延长了这条悠悠文化之源。于是,朱家角降生出许良多多"特色角",说是自娱自乐也罢,说是群众文化也罢,总之,"特色角"小荷才露尖尖角。比文化功底,讲文化品味,行文化消遣,吮文化内在,已经成了朱家角人的糊口时尚,如同绿叶衬牡丹,给水乡泽国添上重重一笔。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。

京剧角

成立于30年月的京剧票友组织"韵声社",其勾当一向延续至今。镇上有一支老年业余京剧组,演员的平均春秋70岁,还经常"京韵袅袅绕古镇"。除传统剧目外,他们还演现代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沙家浜》等选段。他们的出色表演不时被嘉定。松江、金山等区县邀请巡回表演。

讴歌角

朱家角有喜爱唱歌者10余人,自觉汇聚在一路,几年来,他们天天坚持去公园桥头练嗓,身手日长夜进。他们经由过程专家教育练习,有的已经走上舞台。陈耀祖师长教师一曲高亢流水般的《我爱五指山》歌曲,1996年获得全国农人演唱一等奖桂冠,他和另一位女业余歌手两重唱,曾被上海人平易近广播电台选为"礼拜广播音乐会"指定节目,多次代表青浦县加入角逐。其他几位歌手也硕果累累,分袂在县、市级讴歌角逐中,屡屡获奖。

文学角

朱家角中学春晖文学社创立13年,已有200余人次,566篇作品在全国中学生报刊杂志上揭晓。仅1998年上半年又有20余篇作品分袂在《作品精炼》、《优异日志》图书中入选。

13年中,文学社员以诗歌散文小说通信等各类体裁共创作了8200余篇习作,创刊至今的106期"春晖文学"期刊传布全国各地。该文学社在多次评选中获奖,1995年被授予"优异校园文学社团"称号。864名春晖人从最初哺育他们的朱家角山山水水,走向祖国的年夜江南北。另一支"文学艺术创作组‘,系由朱家角镇文化馆牵头,成立至今已逾20余个春秋。这支队伍中有作者20余人,以作家、文学院创作员、微型小说会员、故事会会员居多,坚持业余,坚持笔耕,人称;古镇笔杆子。

"文学艺术创作组"累计在全国各年夜报刊杂志颁爆发品700余篇。其中陈述文学、散文诗歌,片子剧本几乎每年见于诸报。他们还出书了《午夜星空》诗歌集,《晚霞满地》陈述文学集。一批作品已经由过程出书社审稿,也将陆续出书。他们的作品还分袂被《解放日报》、《小说界》、《青年一代》、《故事年夜王》等市级刊物选编结集。

"文学艺术创作组"第二个特点,坚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,20余岁首,他们创作的小品、曲艺、故事、小戏,射中率相当高。曾经被上海币群众艺术馆称之为"村子艺术家"。他们创作的说书《情深似海》获得上海市艺术文化节优异创作奖;他们创作的故事《浴室风浪》、《双母夺女》、《遗恨终天》等,曾获得上海市第九届故事会串创作一等奖、中篇通俗文学二等奖。他们创作的歌舞小品《蝶花飘飘》,96年加入上海市交流表演,获得该年度的群众文化创作、表演双连冠奖。朱家角"文学艺术创作组"现象已经引起有识人上的正视,《新平易近晚报》曾作过专门研究报道。

书画角

朱家角镇又一文化特色。现在书画快乐喜爱者从老到84岁的老叟,小到十几岁娃娃,因为乐趣快乐喜爱,他们自觉组成乐趣小组。以书会友,以画传情,"腹有诗书气自华",陶冶情操,有益有趣。栖身在临街傍水老屋的赵福良,进门书喷香扑鼻来,两年来他加入全国书法年夜赛30次,获奖就有20余次,其中在首届"华夏杯"和"笔悟杯"书法赛中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,一时古镇商铺都留有他的潇洒笔迹。还有两位书画角成员,也在全国硬笔书法角逐中取得好成就。

健身角

切当地说,朱家角健身角有好几处,而街心花园旁的最为惹人注目,天天早晨,一些白叟早早来到这里,拍拍手,扭扭脖,踢腿打拳做早操,个个精神奋起。出格是一批鹤发老太手持木兰剑,和着典雅的平易近族音乐,动作美妙超脱,显示了朱家角人极厚的文化素养。上海市"老体协"组办的角逐中,朱家角多次获奖,使得古镇朱家角被评为上海市体育明星乡镇。

早茶角

朱家角人有喝早茶习俗,而且品茗还能喝出良多花腔,信不信由你。天天晨雾未消,朱家角放生桥下、漕港河畔的新开茶馆里,早已欢声笑语,茶客满座。来此处品茗者都有一席固定位子,任凭风吹雨打,位子的主人持之以恒,既有进镇卖菜的老农,也有本镇的常人苍生。一副年夜饼油条,一碗油汪汪的浇头面,和着一壶滚烫的"红茶",虽比不上广东早茶丰厚,且也悠哉乐哉。茶客们边吃边谈社会新闻,边喝边侃镇上的生意和成长,多是切磋现在政策及糊口的转变,更多的是彼此交流各类各样的信息。偶而也有些城里来的"头道客",来茶馆略坐解乏,独酌独饮,远眺隔河的秀水绿山,领略乡下浓浓的乡情乡音,这就是朱家角早茶角的"茶文化"一角。不外,现在水乡茶馆发生了耳目一新的转变,它不再是"老茶客"一统天下,良多年青人也喜欢来茶馆"轧闹猛",他们说,朱家角的茶馆是"吃空气"的理想场所。当然,你若有乐趣,不妨前往品尝品尝。

平易近间藏书

江南水乡朱家角,历史悠长,是典型的文化古镇。朱家角的"文儒"是个个惜书如命,平平易近苍生也以念书、藏书为乐。1991岁首,首届平易近间藏书开发操作钻研会在朱家角古镇召开,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必定。中心电视台上海电视台、人平易近日报、解放日报、文陈述请示、新平易近晚报、上海文化艺术报、农人日报、劳动报,曾作了分歧篇幅的专题报道。平易近间藏书的开发操作列人了上海市文化年鉴,并收人连系国教科文组织汇编之列。

朱家角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%以上,平易近间藏书的总数逾10万册,是镇文化馆藏书总数的10倍,跨越了全县21个镇藏书楼藏书的总和。其中,藏书1000册以上18户;500册以上27户;300册以上的64户。藏书种类齐全,有政治哲学、

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等22年夜类、藏书者有80高龄老者,也有通俗的家庭主妇和青少年,甚至有10龄童藏书者。

朱家角人长于动脑子,读好书,用好书,藏好书,在"用"字下功夫。曾先后举办全镇性的《特色家庭文化展览》、《深化操作平易近间藏书资本切磋会》、《新老藏书家联谊会》、《常识就是力量演讲会》等,编写了《地域平易近间藏书连系录》,并把读、用、藏书作为五好家庭评选前提。

"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"。上海市藏书楼专家参不美观了朱家角平易近间藏书特色家庭后,给以朱家用藏书者三顶桂冠,书痴、书翁、书迷。